上周,我们发布了《哪家支付机构人最多?哪家人最少?》,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讨论,有不少读者还给我们发来了私信,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不可能这点人啊?”、“我知道那家机构快上万人了呀”等等。我们文章里发布的数字都是来自企业的工商年报,企业对其填报的数字负有法律责任的,因此极少有企业在年报里作假,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来问题出在支付机构的分支机构没有纳入进来,而且有的分支机构人员数量还比较庞大。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各个支付机构的人员规模,支付产业网又花了些时间和精力把分支机构的员工数也做了统计,于是人数排行榜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千人以上的机构又增加了两家,一家是通联支付1930人,另一家是拉卡拉1083人,而人数最多的是银联商务9339人。其次是有些支付机构总部人极少,而分支机构人很多,譬如有赞支付,虽然注册在北京,但北京只有1人,更多的人在杭州,有36人。北京的新浪支付只在上海有员工27人。同样的还有从贵州迁到广东的证联支付,贵州只有2人,广东只有4人,而大部队在北京,有65人。位于深圳的智付支付,在深圳仅有4人,最多的人在广州,有42人。融宝支付和新生支付也类似,总部只有20多人,而在北京放了更多人,比总部多好几倍。瑞祥支付是个纯预付卡机构,但总人数已经位于所有支付机构前十名,分支机构人员高达827人。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些收单机构,基于政策要求已经开设了很多分公司,在各地人行也完成了备案,但其各地分支机构的参保总人数均是0,譬如随行付、海科融通、钱袋宝、盛付通等。另外还有牌照已经过期三年多但仍未被注销的九派支付,去年虽然总部只有12人,但北京却有66人之多。因为统计口径的缘故,即便我们加上了分支机构人数,也不能完全反映企业全貌,毕竟企业经营是复杂的,人员安排更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有网友在上一篇中的留言,有的员工虽然人在支付机构干活,但劳动合同和社保可能在关联公司,或是母公司、子公司等,甚至有可能是劳务派遣的身份入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