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从2011年5月起就告别了野蛮生长的时代,至今已有十三年,这十三年来,央行每年都要开出上百张罚单,271家支付机构被注销了99家,处罚力度不可谓不大。
但支付产业网发现,历经十余年仍然未见公开罚单的支付机构也还是有的,其中Ⅰ类支付机构就有5家,Ⅰ类支付机构包括储值账户运营Ⅰ类和支付交易处理Ⅰ类。
中通支付有限公司
中通支付最早申牌时叫广西集付通,一出手便拿到了互联网支付和广西境内的预付卡牌照,两年后增项了广东和云南的预付卡。又过了两年就经营不下去了,恒大出手将其并购,改名恒大万通。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恒大也没能坚持到最后,经营了7年后转手给了中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通支付2023年的参保人数只有7人。
人保支付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人保支付原名重庆联付通,之前隶属于重庆交易所,也是国企,后被人保全资收购,也就是PICC。
因为之前和之后基本都在服务于本集团内的业务,所以确实大大降低了违规的风险。据支付产业网可靠信源透露,人保支付已在一年前开始考虑股权优化方案。
深圳市盛迪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盛迪嘉是第七批支付机构,支付牌照编号位列倒数第三,仅高于传化支付和粤通宝,可见拿牌照之晚。盛迪嘉的牌照范围也比较广,不仅有互联网支付,还有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海南五省的收单牌照。
盛迪嘉目前未见公开罚单,但股东就不太乐观了,不仅有股权被冻结,还被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名单,董事长也被限制了高消费。
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
顺丰的嗅觉不可谓不灵敏,他的这家支付公司就在央行发第一张牌照前的一个月成立的,先是拿到了互联网支付牌照,三年后成功增项了全国范围的收单牌照。
快递行业里好像也就恒通支付和中通支付这两家是自有支付机构了。
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这家支付机构在行业里几乎没有什么声量,可能也是国企自用的缘故吧。
只是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承载的职能可不止支付这一项,他更是一个煤炭交易场所,但按照最新的规定,支付机构的企业名称必须使用“支付”字样,不带的要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可以并处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限制部分支付业务或者责令停业整顿。
那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改名时就得需要多费不少脑筋了,怎么样才能既带上“支付”二字,又不能让人感觉到这只是个支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