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一直觉得这个命题是个两难选择,但如果非要从中做一个选择的话,我更倾向于选择强势的一方。其理由如下:
1、卡支付也好,移动支付也好,大额支付也好、小额支付也好,标准都由银联、银行来主导(特种行业如公交除外),这已经被事实所证明。将来如果没有银行、银联的支持,银行卡的信息不可能写到手机中去;
2、银联系握有全部的刷卡或者说刷手机的POS机商户资源,而且大部分都完成了非接触的改造,这是近场支付最为宝贵的资源,这也是运营商最为羡慕的东西。说到这个不得不提2.4G与13.56M的标准之争,其实2.4G从技术上来讲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用换手机,而且SIM卡的价格和2.4G读写器的价格都能在可预期的时间内降到可接受的价格,技术上的一些缺点也能被克服,还能避开国外厂商的专利,最后还是败给了13.56,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运营商没有这个实力去把所有的POS机布一遍,就算他出得起买POS的钱,也承担不了开发商户的费用,开发商户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现在大点的商户都是一堆POS机,再想插一个很难了。运营商这个账相信是算得过来的。
3、很多同志们提到了,移动支付总归还是要靠手机,手机是运营商推的。这里我想讲一下,虽然中国的运营商靠垄断在国内赚的盆满钵满很强势,但是对定制手机的市场占有率远远远远不及国外运营商,各位要是研究一下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移动市场,就会发现用户基本都是从运营商买手机,都是贴的什么沃达丰、AT&T的牌。而国内,多数人还是在电器卖场、电子市场买手机。从这点上讲我又得给运营商减分了,因为他对定制手机的推动力是有限的。
总体来讲,这个市场要靠半导体厂商、手机厂商、银联、银行、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公司共同来推,缺一不可。当今全球移动支付的热潮就是由于半导体芯片技术的成熟,加上手机厂商的力挺,加上VISA\Master的配合造就的。回到国内来看,首先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运营模式,没有人能撬动整个杠杆,但如果一定要塑造一个领导者的话,我一定会选择一个最强势的、手上筹码最多的,我认为银联系是合适的。
从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的趋势来看,SWP的NFC手机将成为一个主流,考虑到运营商和银联系的利益平衡,SWP-SIM应该在中国能行得通,运营商把SIM卡中的一部分空间租用给银行或者银联存放安全支付信息,这样使运营商的利益得到体现,同时银联系也能借运营商的渠道更快的发展用户。
最后想讲的是,NFC是一个进场通讯的概念,不仅仅限于支付。它的主动读写模式和点对点模式也可以衍生出很多应用,希望从事移动支付的同志别老盯着支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