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可以发送分享哦!

找更多的资料吗?点我立即搜索!!
查看: 27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贝壳到比特,漫谈支付手段的四个阶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9 13: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支付,说到底。其实是代表着一种所有权的转移。今天我支付给你100元钱,就是把我对100元的所有权转移给你了。
我们可以把人类至今为止的支付手段的历史按照支付手段的不同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物易物
当人类还只是原始人时,如果要获得别人的物品。要不就靠抢,要不就靠交换。而抢东西,对于个人来说,肯定不是一种经济的办法。所以虽然部落之间会爆发关于抢东西的战争,但部落内部,或者说个人与个人之间,更多的是通过物品之间的交换来互利的。
而交换的方法,当然是最简单的以物易物。
我用十只鸭子换你一条狗,交换是让双方都得利的一件事情,因为如果一种交换是基于双方的自愿,这这一定是一种双赢的行为。因为任何一方都认为自己在其中得益了。
但是渐渐的,人们发现以物易物的方式有一个重大的缺点。这种缺点就是,只有当我有一条狗的需求并且同时你有十只鸭子的需求,这种交换才可能达成。在古代,由于明摆着的沟通的成本,这种交换,更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偶然的基础上。
第二阶段 等价物的出现
在以物易物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麻烦。比如张三有一条狗。李四有五只鸭子。王五也有五只鸭子。张三想要鸭子,李四和王五也想要用自己的鸭子换点别的什么。那在以物易物的阶段,张三哪怕想用一条狗,也几乎不可能换到他想要的十只鸭子。
于是人类进入了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我成为一般等价物阶段。
我刚才说的“于是” ,其实并不代表这是一个计划好的过程,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人和人之间的交换过程中,人们发现有某一种物品的交换频率特别的高。这种物品依照每个民族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可能有的地方是一张兽皮,有的地方是一些贝壳。这些东西,我们称为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能被人们广泛接受,而且能换很多的东西。比如有的地方曾经用盐作为一般等价物。因为在古代,盐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堪比现在的石油。
比如在我举得例子的这个社会中,盐是被大家广泛接受的一般等价物。
当张三需要用一条狗去换十鸭子时,他可能不需要一定要找到正好有十只鸭子换一条狗的人,而只需要去换十斤盐。而拿了十斤盐的张三,也能找到两个人,分别用五斤盐去换他们的鸭子,一共换得十只鸭子。
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的前身。
第三阶段 货币的阶段
我们说的货币,广义上来讲,不一定指的就是我们兜里粉红色的百元钞票。当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时候,能够发现,货币就是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媒介。
一旦有了这个媒介。就是人和人之间,企业和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都有了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可能。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才可能使财富生产,经济发展。
所以货币的意义,对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而言。就像血液对人体一样重要。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货币天生不是金银。而金银天生就是货币。说的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渐渐地,大家都认可金银作为交换的媒介。可能无论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商业的交换中,都认可金银。
就如同人们从以物易物阶段过渡到一般等价物阶段中,不是突然的一撮而就。从一般等价物过渡到货币阶段。也有个循序渐进过程。这种循序渐进就体现在货币首先是商品货币。就是货币首先是能够被人们使用的。比如金,哪怕没有当货币用,金也可以被用来佩戴装饰!
另外更重要的是,金具有易于分割,易于保存,易于甄别的特点。如果盐作为货币,说不定某场大雨下来,你的货币都泡汤了。
有使用价值的货币成为商品货币,而本身没有使用价值却被规定有使用价值的货币称为法币,比如纸币就是法币。
最早的纸币就是中国宋朝出现的交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当时四川对于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货币都是铜钱或者铁钱,携带起来非常不方便。重庆的张妈妈带着1000贯大钱要去成都郑屠夫那里买一头大肥猪。郑屠夫收了1000贯大钱后,又想去重庆旅行把钱花掉。于是郑屠夫背着1000贯大钱又去了重庆。聪明的钱庄老板发现(他们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银行家吧)这1000贯大钱在成都和重庆做了无效的来回,于是想出了办法,就说你们干脆把钱存到我这里吧。我在成都有一个钱庄,在重庆也有一个钱庄。张妈妈只要把1000贯存在成都的钱庄,成都的钱庄就会给张妈妈开一张收据。张妈妈拿着一张收据,跑到重庆的钱庄,就可以取出1000贯。张妈妈省却了力气,还不用担心在半路上被打劫。
而且,渐渐地,无论是张妈妈还是郑屠夫都发现,完全可以不用拿收据去钱庄把1000贯钱取出来。只要大家都知道,这个收据可以从钱庄取出钱就可以了。于是收据本身就变成了货币。交子诞生了。
当然像交子这种纸头,一定需要让大家都认可,在我刚才讲的这个故事里。四川的人民都要认可钱庄老板的信用度,认可钱庄的兑付能力。这样,纸币才能流通。当然如果政府能够出面颁布法律规定这个收据一定可以兑换到铜钱,那是更好的了!
所以我认为按照货币的信用来源来看,一般在政府控制力比较强的社会,都是政府来发行货币,为货币进行担保。政府说:你们都给我听好了!这个纸头可以用来交易,当钱使,你们也可以用这个纸头当做你们的税款交给我,听明白了吗?
而在私人经济比较强的社会,可能像美国这样,就是由美联储(宋鸿兵不是说美联储是私人银行?好像他发现了什么大秘密一样,其实这是常识,只不过我们中国人一直习惯于强政府的社会,所以会觉得私人银行发行货币好像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当然这些都扯远了。总之纸币开始在人类的舞台上诞生了。用纸币作为支付的手段,从宋朝开始,一直延续到今。
第四阶段 电子支付阶段
时间到了1938年,在美国有一个叫香农的年轻人写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后来被人们评论为有可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这篇论文主要谈了用继电器和电子开关可以模拟和解决布尔代数的问题。(布尔代数我们高中时候都学过吧,就是“与”啊“或”啊什么的),工程师们表示深受这篇论文的启发,并造出了电子计算机。
人们终于可以来让机器模拟人才能做出的计算和存储信息的工作。因为对于计算机而言,所有的信息都是0或者1,用电子元件就可以用开或者关来表示。
电子计算机的能力一言以概括之,就是可以对输入的信息做出计算,并且将结果进行输出,也可以保存输入和输出。无论是第一台巨大无比的计算机,到现在我们手上的智能手机,他们的根本能力就是这个。
支付其实就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基于电子计算机的自动计算能力,我们可以使用它来记住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并且能够对其财富的增减进行计算和保存。
而之后,网络的诞生。使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又成为了可能。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代表财富多少的数字上的转移。
计算机以及计算机之间通讯的达成,使电子支付从技术上成为了可能。电子支付其实仍然没有脱离我在一开始对支付的定义,一种所有权的转移。电子计算机让所有权可以储存和计算,而网络通信又让这些数字可以以电信号的方式转移。我们感知到的是一个支付的过程,其实背后都是无数的比特以电信号的方式在传播。
用一句通俗的话表示:就是电子支付可以用虚拟的电子手段代替人们的实体货币支付。
接下来的发展就演化缭乱了,ATM机,pos机,网上银行,网银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移动进场支付等等等等,我就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但是脱离出这些工具来讲,这些电子支付的工具本质就是能够完成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的信息交换。
只要能进行信息的交换,那么这个玩意就可能被做成支持电子支付。比如一张带有你信息的银行磁条卡,一部电话、一部手机、一个聊天工具(微信支付),一台电视,一块智能手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支付产业网   |   京ICP备17067647号-3   |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