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可以发送分享哦!

支付产业网 考试中心 高管题库 银行卡收单 常用法律制度文件
添加试题

常用法律制度文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2012年5月《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常用法规制度文件汇编》整理
  • 判断题,每题分值1分,合计15题
  • (1). 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合作银行。( )( )
     
    正确 错误
  • (2). 支付机构自其确认《支付业务许可证》在有效期内非因不可抗力灭失、损毁之日起5日内,只需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全国性报纸上连续公告3日,声明原许可证作废即可。( )
     
    正确 错误
  • (3). 金融机构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停止为其提供服务。( )( )
     
    正确 错误
  • (4). 备付金银行应当对支付机构存放在本机构的客户备付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于每月初5个工作日内,向其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及相应的备付金主管行报告上月各备付金银行账户的每日发生额和余额。( )( )
     
    正确 错误
  • (5). 甲公司于2012年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经查,甲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贾某于2年前因交通肇事罪受过处罚,由此甲公司不具备申请人条件。( )
     
    正确 错误
  • (6). 银行卡发卡机构要将相关银行卡风险信息及时报送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或报送中国银联银行卡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充分利用共享机制进行风险防控。( )( )
     
    正确 错误
  • (7). 开通借记卡购物消费交易和资金转账交易的电话支付终端机,资金转账交易每卡每日转出金额最高为20万元(含)。( )( )
     
    正确 错误
  • (8). 银行卡收单机构应严格遵守商户类别代码和扣率的有关规定,禁止套用、变造与真实商户类型不相符的商户编码,禁止多家商户共用一个商户编码,禁止多台终端机具共用一个终端编号。( )
     
    正确 错误
  • (9). 非金融机构拟提供支付服务,应当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 )
     
    正确 错误
  • (10). 为鼓励商户受理银行卡的积极性,各地银行可根据商户刷卡消费额等因素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 )( )
     
    正确 错误
  • (11). 身份证件明显属于伪造、篡改等情形下,金融机构仍然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金融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
     
    正确 错误
  • (12). 支付机构应尊重特约商户对支付机构的自由选择权,不得干涉或变相干涉特约商户与其他支付机构的合作。( )( )
     
    正确 错误
  • (13). 支付机构按规定可为客户办理备付金赎回的,不得使用接受的现金形式客户备付金坐支。( )( )
     
    正确 错误
  • (14). 银行卡持卡人开通网上银行转账的,若未采用数字证书等安全认证方式,则单笔转账金额一律不应超过1千元人民币,每日累计转账金额一律不得超过5千元人民币。( )
     
    正确 错误
  • (15). 对既属于大额交易又属于可疑交易的交易,金融机构应当分别提交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 )( )
     
    正确 错误
  • 填空题,每题分值2分,合计5题
  • (16).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反洗钱预防、监控制度的要求,开展反洗钱 工作。
     
  • (17). 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
     
  • (18). 支付机构应当按照 ,综合考虑地域、业务、行业、客户是否为外国政要等因素,制定客户风险等级标准,评定客户风险等级。
     
  • (19). 《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申请人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要具备健全的组织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其中组织机构包括具有 和系统运行维护职能的部门。
     
  • (20). 支付机构应当完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系统的 功能,便于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调查和监督管理。
     
  • 单选题,每题分值2分,合计15道
  • (21). 支付机构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支付机构在备付金银行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的申请进行审批,审查同意支付机构在备付金合作银行开立( )个以上备付金收付账户的,还应当在第( )个账户正式开立前,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报备。( )
    A. 1:1
    B. 2:2
    C. 3:3
    D. 5:5
     
  • (22). 在银行卡商户收单业务的开办过程中,下面哪项不属于各相关参与主体要坚持的原则。( )
    A. 平等自愿
    B. 公平竞争
    C. 互惠互利
    D. 联网通用。
     
  • (23). 关于对银行卡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的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收单机构不能委托收单外包服务机构为特约商户提供POS机布放等一项或多项服务;
    B. 特约商户的资金清算责任和风险管理责任可由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承担;
    C. 收单机构可以将POS密钥管理、下载、程序灌装工作委托给外包服务机构;
    D. 对于涉及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处理的外包服务机构,收单机构不得允许外包服务机构存储银行卡卡号以外的信息;
     
  • (24). 支付机构应当具备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支付指令的( )、一致性和( ),支付业务处理的( )、准确性和支付业务的( );具备灾难恢复处理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支付业务的( )。( )
    A. 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及时性、安全性、连续性;
    B. 安全性、完整性、连续性、不可抵赖性、及时性;
    C. 及时性、安全性、连续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
    D. 连续性、及时性、不可抵赖性、安全性、完整性;
     
  • (25). 银行卡收单机构应加强对特约商户的巡检,对新增商户,应当在商户发生第一笔交易起连续( )个月,每月至少对商户进行( )检查。( )
    A. 6;两次;
    B. 3;两次;
    C. 6;一次;
    D. 3;一次;
     
  • 多选题,每题分值3分,合计5题
  • (26). 备付金存管银行有下列哪些情形的,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或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其暂停或终止办理客户备付金业务。( )
    A. 未按规定逐日结清备付金汇缴账户日终余额的;
    B. 违反规定通过支付机构在备付金合作银行开立的备付金银行账户为支付机构办理资金划转的;
    C. 明知或应知支付机构侵占、挪用客户备付金,但未及时制止或报告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
    D. 未按规定报送客户备付金的存管或使用情况等信息资料的;
     
  • (27). 支付机构应当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下列哪些属于客户身份资料( )
    A. 各种记载客户身份信息的资料;
    B. 交易上方的开户银行或支付机构的资料;
    C. 辅助证明客户身份的资料;
    D. 反映支付机构开展客户识别工作情况的资料;
     
  • (28). 申请人在收到《支付业务许可证》受理通知后按规定应当公告的事项有( )。
    A. 申请人的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
    B. 主要出资人的名单、持股比例及其财务状况;
    C. 拟申请的支付业务、申请人的营业场所;
    D. 支付业务设施的技术安全检测认证证明;
     
  • (29). 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建立了支付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下列哪些情形属于需要及时、全面上报的?( )
    A. 支付机构中持股3%股权的出资人或实际控制人变更;
    B. 支付机构跨境从事支付业务;
    C. 支付机构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D. 支付机构需按照合作协议向合作机构按一定比例进行利润分配;
     
  • (30). 关于助农取款服务点业务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当统一悬挂“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标牌;
    B. 每日每卡累计最高金额不超过1000元(含)人民币,每月不超过5000元(含)人民币;
    C. 交易类型要真实,不得将消费交易和助农取款交易互相套用,严禁为信用卡提供取款服务;
    D. 手续费收取通过系统自动设置从银行卡内直接扣收,禁止向持卡人收取任何额外费用;
     
  • 解答题,每题分值10分,合计3分
  • (31). 请简述客户备付金相关数据信息的核对方式及包括的内容。
    本题自我评分:
     
  • (32). 请简述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本题自我评分:
     
  • (33). 备付金存管银行与备付金合作银行统一称为备付金银行,请简述备付金存管银行和备付金合作银行的概念。
    本题自我评分:
     
  • 答完题目请在右下角处提交试卷并计算得分!
    本套试卷考分排名
    1. 支付有道 (50 分)
    剩余时间:90:00
    总分:80分 及格:60分 时间:90分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3未答题 0已答题 答错题
      
    Copyright@支付产业网   |   京ICP备17067647号-3   |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