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这里可以发送分享哦!

找更多的资料吗?点我立即搜索!!
查看: 475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金融业的自动化进程,可以借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0: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小关武芳

  不论是银行大厅,还是远离银行的车站、机场、百货店、校园、住宅小区等无人自助网点及24小时便利店, ATM已成了遍布当今日本街头巷尾的风景。除存取款、转账等银行传统业务之外,上至外币交易、融资贷款咨询业务等高级银行业务,下至各类票券的在线销售,甚至连手机响铃旋律、手机游戏、各类软件的下载业务,只要利用ATM便可享受种类繁多、包罗万象的服务,这对日本人已成为理所当然的事。不知不觉之中,以多彩服务为大众带来方便,同时又能够赚取手续费为银行带来各类附加收益的ATM已成为日本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会基础硬件之一。本文将从1971年日本自助终端一号机、磁卡取款机的诞生,到今天的不论是功能、外形还是设置形态均发生惊人变化的各类新型ATM,来回顾30余年岁月中日本金融业界自动化的进化迁移过程。
  取款机需求增温
  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速持续成长的日本经济加速了日本银行业业务改革的步伐。以原有业务为基础开展多种新业务,提高业务效率的同时确保并追求最大收益日渐成为各个银行的重大课题。1971年问世的日本第一台自助终端——现金取款机,支持实时磁卡取款,使取款业务由银行前台向自助终端的转接成为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前台柜员的业务负担,提高了前台的业务效率。同时,向取款机机内钞箱中填充状态良好的纸币可达到控制市面流通纸币质量的目的,此功能也得到了金融业界的青睐。以取款业务自动化为契机,存款业务及转账业务的自动化动向日渐活跃。可是,存款业务的自动化需要高度的纸币识别、鉴别技术,而转账业务的自动化则需解决伴随转账产生的找零即硬币问题。另外,根深蒂固的存折文化也对存取款及转账业务的完全自动化提出一大难题,即除去磁卡之外还需实现对存折存取款及存折转账业务的支持。但是,在自助终端技术远未成熟、开发制造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当时,各厂家历经数不尽的碰壁及试验失败,在第一号磁卡取款机问世6年后,集当时最高机械控制技术及传感控制技术、纸币识别和鉴别技术于一体,同时支持磁卡及存折双介质的存取款双功能自助终端HT-5865面世。但是,仅限于自行内的存取款与转账业务的自动化,并非真正的自动化,1978年,三和银行(现UFJ银行) 、东海银行(现UFJ银行) 、樱花银行(现三井住友银行) 、东京三菱银行等日本各都市银行联结各自网络,并将都市银行互联网命名为BANCS正式投入运行。两年后,同时支持利用磁卡与存折进行纸币与硬币存款、取款、转账交易的全功能自助终端HT-5866诞生,标志着日本金融业自助终端的发展迈出了大大的一步。作为日本市场第一台全功能ATM,各大银行竞相导入HT-5866,在部分银行中,HT-5866 ATM以其优秀的性能及生命力20年如一日地一直服务到2000年。
  循环式ATM问世
  存取款等传统前台业务向ATM的转移缓解了柜员的作业负荷,为银行业务合理化做出了贡献。同时,亦缩短了用户在前台窗口的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银行的接客质量。利用ATM,摆脱了前台窗口前漫长队列的束缚与填写存取款单及印鉴盖章的繁杂手续,“ATM一族”急速增加。而1980年后期自助终端设置限制的缓和则使不断增温的ATM热更上一层楼,ATM设置台数短期内一气上升至近80万台。但是,当时ATM将机内钞箱分为存款专用钞箱与取款专用钞箱,随着利用ATM交易量的剧增,装满纸币的存款钞箱的回收及纸币不足的取款钞箱的补钞现象频繁发生,使银行ATM的运作负荷增大。同时,伴随ATM交易件数剧增,存款专用钞箱内存入的正常纸币与破损、皱褶等异常纸币的事后分类作业负荷与日俱增。谋求业务合理化为目的导入的ATM反而加大了员工事后作业的工作量,增加了银行的运作成本,违背了银行自动化的初衷。减轻现金补充、回收次数、抑制针对存入纸币的分类的员工事后作业负担、提高ATM机内资金的运用效率成为市场对ATM的迫切需求。为此,高难度纸币分离技术、存储堆积技术、纸币传送技术的研发迫在眉睫。技术人员克服层层难关,终于在1990年推出了满足市场需要的自助终端产品—首台循环式ATM HT-2806。该产品以其高敏感度的传感器技术、高精度纸币鉴别软件、不损伤纸币的纸币真空分离(Over-Lap)技术及流用存入纸币支持取款交易的划时代的纸币循环利用理念,一经投产便成为被ATM运用成本过大问题所困扰的都市银行的宠儿。HT-2806成为循环式ATM开发生产的导火线,继HT-2806问世后其他厂家前赴后继地推出同类产品。为了通过活用ATM吸引、获得更多个人储户,各大银行竞相延长ATM运行时间,开展ATM凌晨、夜间及节假日服务。同时自助终端设置限制废止促进了ATM设置场所的多样化进程。各银行在百货店店内及车站、机场等人员流动量大、现金交易需求量大的场所设置网点,这对ATM提出了支持不停机、高性能、大容量为前提的小型化、高信赖性及维修、运用简易的新需求。以满足以上条件为研发理念的HT-2807S(Slim)循环ATM的问世成为日本金融业界自动化进程中一大里程碑。
  支持多彩服务
  20世纪70年代自助终端诞生初期时的存取款、转账等业务的自动化需求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已成为ATM理所当然的功能。在支持银行传统业务的前提下,如何迅速追加外币交易、彩票销售、融资贷款咨询等新业务以响应时代需要,已成为ATM开发的当务之急。日立公司领先同业各厂家率先推出开放平台为基础的开发方式,着眼于软件的兼容性、WWW环境标准信息的活用,在继1990推出世界第一台循环式ATM HT-2806不到10年的短短时间中,又于1999年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搭载标准OS支持开放平台的ATM HT-2808ATM。在原有的循环功能上,搭载热敏式机内流水与清单打印机、转账用各银行信息文档功能的远程下载及远程升级、对应WOSA/XFS的HT-2808ATM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带动了同业厂家产品OS标准化的发展。至2000年,在日本各大银行运行中的ATM已突破16万台大关,其中14万台为循环式ATM。
  银行对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追求
  自1971年取款机诞生以来,自助终端走过了30余年的发展路程。生产厂家、产品颜色、外形、业务流程虽然存在微妙的差异,但运行于各大银行的ATM在大容量、高性能、操作方式统一化的实现以及对通过磁卡与存折进行的纸/硬币存取款、转账业务的支持而言,不论是性能还是功能均大同小异。80年代泡沫经济的崩溃导致日本市场长期疲软,为谋求市场活性化,日本政府仿照欧美推出了日本版金融大爆炸政策,实施金融市场完全自由化。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金融市场中谋求生机的各大银行纷纷裁员,力争实现更多的前台柜员业务向运行成本较低的ATM的转移,同时亦着眼于活用ATM提供个性化服务来突出自行战略性特色、争取储户。
  例如,采用图像数据化技术及票据识别技术研发的产品HT-2808/IM图像化ATM,自动识别插入机内的电费及煤气费等交费票据并将必要数据转换为图像化数据实施相关处理,实现了电费、煤气费等各种费用支付的自动化。HT-2808/IM图像化ATM在利用内置于机内的扫描仪将票据转换为图像数据后,通过与票据图像数据DB联动,以取得票据格式数据或打印于票据中的条形码数据或票据联号数据为key进行票据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进行相应交费处理。该票据ATM拥有交费期限检查功能及交费收据发行及盖章功能,支持现金支付与转账支付。HT-2808/IM图像化ATM的诞生使24小时交费成为可能,在提高银行接客质量的同时,通过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为银行带来了附加收益。
  自助终端引入信息通信机构
  目前,日本金融业界对ATM的追求趋势转为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各类功能、支持新业务追加的灵活性及临机应变性。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厂家着眼于活用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网络通信技术的自助终端研发。
  ● 支持信息化 ATM内只搭载最小限度软件,活用WEB环境在必要时由搭载各类功能程序的软件服务器中下载必要软件,为利用者提供相应服务。简易、灵活的瘦机成为ATM发展的代名词之一。
  在追求低投资倾向的今天,中止分店建设,最大限度活用便利店等现成渠道成为日本银行扩建网点的一大特色。为了削减设置在无人管理网点的ATM的运用成本,提供定期上传ATM机内的运用及故障信息、接收中心发送的相关指令信息或程序、下载追加新业务程序软件等功能,避免故障及纠纷发生时奔赴现场的远程维修系统成为一大热点。
  ● 支持新功能的应变性
  IC卡交易功能、对应利用PDA及手机通信功能等,支持与各类媒体通信的界面的搭载,着眼于环境保护的省电设计等将成为新时代ATM的特征之一。
  通过以上就日本金融业界30余年的自动化进程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与时代同步变化的市场环境,必然会引发、改变市场对自助终端的需求。只有那些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理念而研发、生产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简介
  小关武芳 现任日立中国有限公司金融系统部总经理。1965年加入日立公司后,致力于日本国有铁路公司(现JR)车票在线预约&销售前台窗口专用终端的设计。20世纪80年代初期,调到集开发、设计、生产金融及流通、交通业界自助终端于一体的日立公司信息机器事业部,自此以来20余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金融自助终端的设计工作,推出了世界上循环ATM第一号机-HT-2806,为日本金融系统的自动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楼
发表于 2012-11-6 09:34:4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滴模式~合作共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楼
发表于 2012-11-6 10:43:39 | 只看该作者
日本的很多技术还是走在前沿的,NFC现在应该也是在日本最成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楼
发表于 2012-11-6 11:14:3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ATM管理模式和日本及欧美不同,看看别人的可以真要实现触不可及。
  1、现在ATM布放管理行政管理为主,还需要银监会、公安局相关部门审批,这样就ATM布放不是很容易,而且国内行政管理经常不做为,比如有的银监会提出每月一个银行只能批三个ATM点;有的地方公安局要求不能布放大堂ATM(因为曾经大堂ATM出过案件),人群密集地方如火车站、长途车站不能布放机器,因为这些地方是安全重点地区。总之,他们考虑的是给这些单位带来的可能麻烦,而没有考虑ATM使用的公共性;
  2、ATM被规定还是柜员制,所以必须是银行管理,所以银行需要考虑ATM的成本,现在在国内银行的利润来源不是零售,主要是对公,也就是主要是利差,而ATM主要是服务零售的,对银行来说ATM的管理和布放就是鸡肋,更不用考虑ATM布放的公共性,所以说ATM布放虽然近十年有长足的发展,但真正从根本发展还需要制度的改变;
  3、因为ATM对银行主要是成本中心,没有人受到重视,不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实际上ATM部门领导(不是行主管领导)在银行里都是没有上升空间的,所以提高ATM的业务种类可能性非常小,提高ATM的利用率可能性也非常小,保证ATM正常运行就不错了。
   其实国内的ATM的使用空间很大,看别人的ATM使用,看着好,羡慕、嫉妒、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1-6 12:11:14 | 只看该作者
别攀比,咱们在进步的,虽然以毫米计算,但总归是进了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11-6 17:55:25 | 只看该作者
时代在进步,慢慢都会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1-7 10:33:33 | 只看该作者
羡慕嫉妒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1-8 14:21:57 | 只看该作者
天天鹏鹏 发表于 2012-11-6 11:14
中国的ATM管理模式和日本及欧美不同,看看别人的可以真要实现触不可及。
  1、现在ATM布放管理行政管理 ...

呵呵,看来是行内人啊。那你认为为后期ATM有哪些创新可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1-23 17:02:11 | 只看该作者
,如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支付产业网   |   京ICP备17067647号-3   |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