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产业网

标题: 中国的NFC应该选择什么产品形态? [打印本页]

作者: dadiming    时间: 2011-5-12 11:20
标题: 中国的NFC应该选择什么产品形态?
中国的手机支付发展真是缓慢啊,标准和业务规则一直是主因,中国移动已宣布以13.56MHZ的nfc终端模式作为长期发展方向,2.4G只在封闭环境下继续使用,中国手机支付的方向基本已定,但目前横在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就是核心安全芯片到底放置在哪?是NFC终端?SIM卡?SD卡?,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两大集团还在博弈,这关系到谁能控制后续发卡等,国家相关部门一直也没有个明确的基调,造成巨大的资源和时间的浪费,赶紧的吧,出个标准!各个利益集团应该放弃主导的思想,多合作,以多赢模式引导手机支付的发展,别太纠结了!!!
作者: 刚子    时间: 2011-5-12 15:57
等标准估计只会很漫长,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谁有能力谁想花钱抢市场谁就先上,等市场做起来之后再行规范。
作者: shpay    时间: 2011-5-14 10:23
这帮制定标准的孙子都不为用户设想。NFC再好,我已经用了iPhone4,难道会为了一个手机支付功能,去换一部1千块钱出头的破手机?就像现在的cmmb手机电视一样,就算免费,我也不愿意换手机
作者: dadiming    时间: 2011-5-16 10:28
关键看新出的手机是否您特别想换的,若iphone5出来带NFC功能,而您又是一个iphone发烧友,那估计你就不是花1千多换了,而是花6、7千换了,哈哈哈
作者: dadiming    时间: 2011-5-16 10:30
NFC终端应该还是应该走中高端路线,慢慢扩展到低端,不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了,呵呵!
作者: 刚子    时间: 2011-5-16 10:41
回复 dadiming 的帖子

整个手机支付的推广方式应该也是以此为策略。
作者: lilelaly    时间: 2011-5-18 14:11
NFC是好东西,只是需要有人为此买单啊。这种国内没有专利权的技术,如果作为国家级标准进行推广,恐风险太大。
作者: dadiming    时间: 2011-5-18 14:30
这确实是需要考虑的,但也不用太担心了,nokia之前封闭,要专利费的结果导致其现在的境地,我觉得谁也不想放弃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合则多赢,否则只有走进死胡同,手机支付的产业链很大很长,需要各方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呵呵
作者: livelycs    时间: 2011-6-14 09:12
各个运营上各个地点的低调试用,也应该是在遭既定事实,用市场来决定标准。毕竟现在的大方向不会象当时移动做2.4G的时代一样,昙花一现!
作者: lukeyang    时间: 2011-6-21 11:56
待观察。
作者: strayer    时间: 2011-6-27 11:06
不是选择,最后会落一个被动接受。还是让Google, Apple, Samsung的NFC手机来推动手机支付的应用吧
作者: dadiming    时间: 2011-6-27 11:52
这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若终端厂商推出的NFC终端多了,承载的应用多了,那可能能推动规范标准的进程,若标准提前制定,那终端厂商就会加大推相应终端的力度,毕竟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谁都想分这个大蛋糕,拭目以待吧!
作者: strayer    时间: 2011-6-27 14:11
我记得5、6年前我们推NFC手机的时候,其实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国内没有厂商有魄力定制NFC手机,那时只有Nokia有一、两款手机。自从去年nokia宣布所有的智能手机都要增加NFC功能后,Samsung, Google, Apple也相继跟进,增加了对NFC手机的支持和投入。而在过去的几年时间由于没有NFC手机,国内找了N多NFC的替代方案,2.4G, SIM-passs, iSIM, 贴片,其实在技术上都比NFC差蛮多。但今天国内的手机厂商,中兴、华为等等都在积极定制NFC手机向国际大厂靠拢,可以预料再过几年这个技术应该会成为一种趋势,不管你银联、银行、运营商的应用标准如何定,其实国际大厂早就把技术标准、专利弄得七七八八了,最后咱们还是落一个跟进的角色。
作者: dadiming    时间: 2011-6-28 14:46
兄台说的没错,其实我觉得当年如果nokia不是设置专利的门槛,要那么高的费用,NFC终端不至于到现在还只是零星的几款,nokia也不至于处于目前这种被动和受挤兑的局面,只要支持NFC的终端越来越多,相应的应用也就会越来越多,手机支付的局面才会铺开来!
作者: strayer    时间: 2011-6-28 15:51
其实当初也不完全是nokia的专利问题,有两个主要的原因:1、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手机厂商都不愿意为一个没有应用的产品去为每部手机增加几美金的成本,而增加应用又不是手机厂商能推得动的,后来nokia想了一个NFC无线耳机的主意,这个比纯蓝牙耳机连接起来方便很多; 2、当时存在双线方案和单线方案的争执, Philips和Sony发明这个技术的时候用的是双线方案,技术上很成熟,但是安全芯片在手机上,没有照顾到运营商的利益,后来经过激烈斗争之后妥协在SWP上,换到SWP后芯片就不是这么容易设计了,直到去年恩智浦半导体也就是以前的飞利浦,才设计出成熟的SWP芯片,所以这帮手机厂商纷纷开始跟进了。
作者: sumter    时间: 2011-6-30 13:44
采用什么产品形态我看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应用。
试想以下,谁会为了手机消费1个应用去换手机?难道非得手机消费吗,信用卡不一样可以消费吗?坐地铁时,大家看到几个人是用手机刷卡的?多麻烦!
只有推出一些应用,用手机最方便,用其他支付反而不好时,才能推广开来!!
作者: strayer    时间: 2011-6-30 14:54
技术产品形态和应用是休憩相关的,2.4G,SIM-pass等方案只能干支付的事情,也就是说只能替代卡干的事情,而NFC可以做点对点、主动读写、被动读的功能,有这样的功能才能设计出好的应用。总之,手机支付的产业链蛮复杂的,设计到半导体技术、运营商、银行、银联、手机厂商、第三方支付公司、应用提供商,要把这些利益参与方都捏到一起相当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技术诞生快10年了,也没整出个响来。
作者: harrix    时间: 2011-6-30 15:14
现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出现成熟的商用方案(要么是技术不成熟,要么是产业链不成熟),最终哪个方案会胜出取决于哪个方案率先成熟。而目前应该选择什么产品形态,则取决与业务推广者是要急着上规模拉用户呢?还是做好规划谋求未来的发展。

也许NFC产品形态注定在长时间内不会是一种形态一统江湖的。
作者: 阿里巴    时间: 2011-7-1 09:48
回复 dadiming 的帖子

手机支付包括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其中:近场支付以PBOC2.0的电子现金和公交应用为主,NFC用于解决近场支付的硬件支持,目前带辫子的SIMpass和带天线外壳的手机都是过渡方案,终将被NFC手机替代,但过渡方案对促进NFC刷卡环境的建设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培养有很大的贡献。远程支付目前有SIM卡、SD卡、以及银联的无卡支付方案,还没有一种方案占绝对优势。
作者: pengxr    时间: 2011-7-1 10:42
如上所述,均属以终端谈终端,以标准谈标准,以芯片谈芯片,NFC应用和支付要分离,渠道和上层交互应用让运营商和银行都能利益均沾,才是中国支付前途的正道。
作者: wenney    时间: 2011-8-5 17:44
NFC手机不会长久,手机更新换代那么快,区区一个定制手机如何满足中国的市场。。。
作者: dadiming    时间: 2011-8-5 17:57
回复 wenney 的帖子

呵呵,今后NFC功能作为手机的一个标配,怎么换都有此功能,何以见得满足不了中国市场呢!?
作者: wenney    时间: 2011-8-8 08:55
第一,NFC太昂贵,第二,中国太大各个运营商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无法做到统一
作者: coolboxcool    时间: 2011-8-8 10:56
最终还是会用全终端的方案吧
作者: dadiming    时间: 2011-8-8 11:14
呵呵,静待相关部门下文吧!
作者: jimlulu    时间: 2011-10-8 17:30
任何的新产品的出现和普及都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就NFC而言,一方面在技术上有各种SIMPASS,SD智能卡,ISIM等过渡技术的替代竞争,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上存在各方利益的分配和手机厂商的成本以及用户更换手机成本的制约。因此我认为NFC的普及任重而道远,目前好的一点是不论是运营商还是银联都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但是推广还是很困难。我认为应该是现有的手机暂时使用各种过渡方案来完成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而后续的用户中更换NFC型号手机的可以选择银联或运营商来激活这项功能。我个人倾向于银联。因为它的标准更安全而且接受的支付金额上限也更高。因此,NFC应该是以手机的形式由手机制造商和银联共同推出,而在使用中走具体运营商的流量的一种产品形态。
作者: rei1945    时间: 2011-10-11 14:52
回复 shpay 的帖子

“你听我解释.....”Phone5无奈的说。4s一把甩开他的手“因为你!就是因为你!所有人都不承认我!你去啊!全球的人都在等你呢!你滚!”Phone5无奈的撩起额前的碎发,邪魅一笑,快速搂住4s的腰,深吻,手探向了少年细腻的肌肤“宝贝,今天不承认你的那些人,我会让他们以失去一个肾作为代价
作者: 一卡通博士    时间: 2011-10-28 12:16
想分手机支付市场的公司很多,标准未出,但是市场抢夺战已经开始了
作者: bigcat777    时间: 2011-11-14 11:46
在标准不是强制的情况下,大厂商的导向作用非常关键。如同HTML5,当Adobe宣布不再继续投入移动终端上的Flash之后,如果一块巨石投入水中,众多应用开发者马上就会转向,手机浏览器厂商也会更快地支持HTML5。
作者: 康小毛2004    时间: 2011-11-15 09:32
什么形态,什么方式,在业务初期应该以使用者的体验为第一出发点。目前各方都是以各自的利益为主要考虑的方向。不能给使用者带来好的使用体验,这个业务就看不起来。当然这里的用户包括交易的双方
作者: geilipay    时间: 2011-11-24 23:15
有一哥们在北京刚换了张可以刷公交的小辫子卡  装进去时是连一块的  等取出来卡和小辫子就分家了  现就拿它当普通卡用  。。。。
作者: reset    时间: 2011-12-28 11:16
大家都是摸着石头先过河
作者: Sean    时间: 2011-12-28 17:08
回复 dadiming 的帖子

据不可靠消息  明年上市的iPhone5会带NFC功能,就在之前,苹果已将偷偷的申请了四至六项专利,其中就有NFC相关技术,如果在苹果领导的智能机市场中率先采用NFC技术,多用户群的安卓派以及国产中低端终端供应商将紧跟其后,势必会掀起一场移动支付的狂潮~
作者: ThreeZhiWang    时间: 2011-12-31 10:32
我感觉。
NFC整合手机推出挺难的。
如果以另外一种形态附加到手机上。
会更好吧。
或者NFC绑定时候提供安全认证。
作者: igameboy    时间: 2012-1-7 00:13
觉得银联的优势大点
作者: 月亮小蟹    时间: 2012-1-7 09:23
好的技术不等于有好的市场,近场支付关键还是一个应用环境的问题,没环境,再好的技术也没用。
作者: resatan    时间: 2012-1-9 09:59
回复 strayer 的帖子

牛人~~求教NXP的SWP芯片是什么型号?NXP推出的JCOP系列和支持SIMPASS产品的芯片又是什么型号呢?还想求教下关于Java COS的问题,请问您了解多么
作者: resatan    时间: 2012-1-9 10:03
回复 pengxr 的帖子

没太看懂,请问如果应用与支付分离,渠道和应用分离,那应该各以什么形式存在呢?我是指谁来做这些应用和渠道呢?
作者: 析木云    时间: 2012-1-10 16:12
移动支付是通信和金融两大行业的融合,工信部和央行就手机支付国标进行过多次沟通,出于各自利益有分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双方都倾向于采用13.56Mhz的NFC方案。所以,我认为未来的中国的NFC应该是由NFC-SIM卡和NFC-SD卡同时支持,这里的NFC-SIM卡和NFC-SD卡是全卡方案,不需要定制的NFC手机支持,至于是采用NFC-SIM卡还是NFC-SD卡的决定权交由用户选择。
作者: rockbalance    时间: 2012-1-10 18:01
市场份额大自然就会树立行业标准,如何方便的提供服务,并有效解决介质问题,才是王道
作者: strayer    时间: 2012-1-30 14:10
resatan 发表于 2012-1-9 09:59
回复 strayer 的帖子

牛人~~求教NXP的SWP芯片是什么型号?NXP推出的JCOP系列和支持SIMPASS产品的芯片又是什 ...

PN544是支持SWP的射频芯片,不管采用哪种手机支付技术,安全芯片都可以采用SmartMX系列
作者: strayer    时间: 2012-1-30 14:10
析木云 发表于 2012-1-10 16:12
移动支付是通信和金融两大行业的融合,工信部和央行就手机支付国标进行过多次沟通,出于各自利益有分歧,但 ...

只怕现在有朝全终端发展的趋势了,计划跟不上变化
作者: 晓东的    时间: 2012-1-30 15:30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中国不是选择NFC的产品形态,二是选择移动支付标准,不要将移动支付标准等同于NFC。NFC有三种模式,目前我们需求最大的只有卡模拟模式。频率标准(安全和通用性应该是首要考虑因素)和应用技术标准(后续互联互通,减少避免走银行卡发展的老路,应该是首要考虑因素)应该统一制定,以便整合产业链源头,塑造市场信心,鼓励大型企业加入到产业链中,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避免上游赚钱下游赔钱的倒挂模式。在产品形态上应该鼓励创新,由市场进行检验,用户接受的就是最好的。产品形态确定后会对应用造成影响,毕竟支付只是基础,基于近场支付的应用才是关键,不能因为制定这个标准,影响后续的应用创新。
作者: bluetonycn    时间: 2012-2-2 17:47
用户的消费习惯是需要培养的,谁抓住了用户资源,谁就站在有利的位置.个人认为在未来2~3年,移动支付的产品形态和方案是"百鸟争鸣"的,很难出台统一的标准.现在无论线上的和线下的解决方案都有可取之处,同时又都有一些"瓶颈".需要能够协调好发卡者的问题,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让用户得到更多的实惠,无论产品的形态如何,都可以长期在这个产业中立足.赶紧圈地是运营商/金融机构/行业通卡目前的当务之急.
作者: jenry    时间: 2012-2-8 11:02
用NFC MICROSD卡,江波龙电子将13.56M天线集成到SD卡中,不需要定制手机就可实现远程加近场二合一支付模式。
作者: 最棒的小乔    时间: 2012-2-9 10:20
为何要纠结??实际上本来目前没有必要统一标准,现在就应该百花齐放,看看谁可以形成市场,谁可以成为事实的标准。个人认为在中国是NFC终端、SIM卡、SD卡会成为不同的标准,最终的选择是NFC模式,一个专门作为电子支付替代传统钱包的移动电子终端支付产品。
作者: dadiming    时间: 2012-2-9 22:41
回复 jenry 的帖子

这种方式不是已经被工信部很明确的禁止了么!?呵呵
作者: jenry    时间: 2012-2-10 09:27
工信部没有官方申明禁止银联的NFC SD卡模式,标准之争还在继续。
作者: cardspy    时间: 2012-2-11 00:25
NFC要换手机,一般还都是傻傻的那种。
2.4G要换终端哦,而且是有源地,手机没电就杯具。
simpass,凑合,但是只有运营商可以发哦。
片内1356M,还需要一定时间才成熟。
SDpass,银联愿意,运营商不愿意。
其实吧,我认为卡贴pass是最合适的,可以看看台湾悠悠卡案例。
作者: dawei    时间: 2012-2-14 08:34
任何一个新的产品都要经受市场的考验,在合适的时期推出合适的产品才能生存。一定是不能违背市场规律的。。。在国外也许和合适,但在中国不一定会存活。
作者: fu_tiansweet    时间: 2012-2-14 09:22
1、相信工信部的标准应该在今年出台,而且标准必将同时包含13.56M及2.45G。
2、所谓“中国的NFC应该选择什么产品形态”,不能一概而论,这也不符合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个人预估未来将是“两大标准并行,多种产品存市”的局面。
作者: hahaxo    时间: 2012-2-14 13:54
硬件在市场上的流行程度
作者: 收账不要收账单    时间: 2012-2-14 15:42
中移动的长期发展方向是SIM-SWP
作者: 捣椎金刚    时间: 2012-2-14 17:05
手机终端
作者: jilinwoyin    时间: 2012-3-28 15:33
银联已经给出标准了 ,安全的核心还是集中在SD卡上!
作者: jasminesun    时间: 2012-3-28 17:13
标准都是市场成型后再定的,NFC 的用户群体应该是中高端用户。
作者: strive_2003    时间: 2012-7-20 20:45
现在是缺乏标准的问题吗?利益分配谈不拢而已。
作者: didahuang    时间: 2012-7-31 14:51
技术永远不是问题, 是利益....
作者: zhwill    时间: 2012-8-4 10:33
NFC功能逐步成为手机的标配,全终端方案是趋势,只要利用TSM解决好银行账户的空中下载环境,该方案非常看好
作者: zhwill    时间: 2012-8-4 10:35
回复 收账不要收账单 的帖子

才发现,情人节还在发帖,敬业啊
作者: atpcp    时间: 2012-8-4 17:02
回复 jimlulu 的帖子

支持你
作者: shaer    时间: 2012-8-6 11:09
回复 shpay 的帖子

不用换手机,有新开发的苹果皮支持NFC功能。
作者: zdyp19681119    时间: 2015-8-17 17:11
该选择什么产品形态?




欢迎光临 支付产业网 (http://paynews.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